UPS不仅是不间断供电装置,还具有电力净化的作用。本文将重点讨论UPS的选择和配置、
UPS即不间断电源,随着各种电子设备的普及,UPS电源得到了愈来愈普遍地应用。
③输出电压:一是输出电压稳定度,一般为±5%。有些为±3%左右。另一个是稳压精度:稳态≤±1%、瞬态≤±5%。
⑨过载功能:10min(125%额定电流);10S(150%额定电流)。
①在线正弦波不间断电源。无论市电正常与否,它对负载供电都是由不间断电源逆变器提供的。只要机内蓄电池能向UPS电源逆变器提供能量,当市电中断时,在线式UPS电源就能实现对负载的真正不间断供电,其正弦波波形失真系数最小,对负载供电转换时间为零,可靠性高,故障率较低但价格较高。
②后备式正弦波不间断电源。采用了抗干扰式分级调压稳压技术。仅仅在由蓄电池供电时才有机会向负载提供高质量的正弦波,在从市电供电向逆变器供电进行转换时,对负载而言,大约有4ms左右的中断供电(主要来自于继电器的转换时间)。后备式正弦波不间断电源处于市电供电时,由于市电是直接通过抗干扰滤波器对负载供电的,因此噪音较小,但是不间断电源处于逆变器工作时,由于PWM脉宽调制频率一般为8KHZ左右,因此噪音较大。
③后备方波输出不间断电源。向负载提供的交流电是方波而不是正弦波。此类不间断电源只能接微容性或纯组性设备,负载越重,方波脉冲宽度越宽,而方波脉冲的峰值越小。此类不间断电源的转化时间不一定。其变化范围为4~9ms且用户不能控制。此类UPS不可以进行频率的关闭和启动,但造价较低。
选购UPS时,首先要知道负载的总容量,并且要考虑负载的功率因数才能确定UPS的标准功率容量。由于负载功率因数很难计算,所以UPS技术规范中给出了波峰因数这个指标,波峰因数越高,UPS承受非线性的能力越强。一般波峰因数比应大于3:1。
电池后备时间正常的情况下,选择后备时间时,通常选取满载上班时间为10min、15min或30min即可。由于蓄电池价格较贵、长延时UPS一般仅在停电时间比较久的场合选用。此时最优选择有外接大容量的蓄电池功能的UPS,以确保市电停电后能长时间供电。
UPS中性线截面由于UPS负载多为非线性负载,因而流过中线的电流不为零。即使在三相负载完全平衡时中线倍。负载功率因数越小,倍数越大。因此在不间断电源中,其中线截面不小于相线截面。否则易造成中线发热,甚至烧掉电缆引起火灾,导致非常严重后果。
⑥温度对蓄电池寿命的影响:在25℃时浮充运作情况下,理论寿命不低于10年。
电池后备时间t电池后备时间t按照每个用户的需要而定,中小型UPS多采用阀控铅蓄电池。价格较贵,一般选取满载上班时间为10min、15min或30min。
蓄电池容量C算出最大放电电流后,再根据负载性质及用户所需UPS的后备时间,算得蓄电池标配容量:(C=It)。
1为延长电池使用寿命,蓄电池应安装在环境和温度为15℃~25℃范围内,室内温度也不能太大。
2UPS的左右两侧要留有50mm空间,后面要留有100mm,前面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。
①交流输入电流I相。因为P=3×U相×I相×COSφ(单相输出者则为:P=UICOSφ)。所以I相=P/(3×U相×COSφ)=S/(3×U相)。
②直流输出电流I=P/U(U应取最小值)。求出交流输入I相和直流输出电流I后,再查表确定导线截面积。
系统的维护:1掌握UPS的基本知识,认真阅读设备说明书,弄清各种警示信息,警示代码,指示灯的含义,以及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方法。熟悉设备上各种开关,按钮的作用。熟悉掌握UPS的各种操作,清楚连接关系,明白代通之法。
2加强日常的巡视、维护,查看设备有无告警,有无异味,有无异常响声,检查接头有无松动发热现象,散热扇运转是不是正常,设备各种指示是不是正常,察觉缺陷及时解决。
3制定定期维护计划:每月定期测量设备输出电压、电流、功率以及蓄电池内阻和端电压。每季或半年对蓄电池做一次核对性放电试验,一般应放出额定容量的30%~40%。每年清洁一次UPS内部卫生,检查各接头是否接触良好。
4蓄电池放电:在蓄电池放电操作中,如采用蓄电池脱机使用假负载放电,不仅拆卸繁琐,且不安全,事后还需拆卸安装再充电。为保证电池放电试验的安全有效,既能察觉缺陷(落后电池、反极电池等),又能保证供电安全可靠(不造成过放电、短路、供电中断等)。这里推荐一种直接利用负载对电池放电的方法:即关断UPS交流输入开关,让蓄电池放电。由于不间断电源多用于重要的
等系统中,负载变化幅度不大,所以用负载直接放电,其放电电流也基本不变,这样就可根据蓄电池的电压情况和放电情况确定放电终止电压,算出放电时间,以后每季度的放电都与此次记录相比较,并从中察觉缺陷及时排除。
